作为东莞市“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试点镇街之一,松山湖认真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遴选6所幼儿园和小学结对,开展工作。一年来,各试点园校积极探索系列幼小衔接课程,取得了良好成效。日前,松山湖木棉花语幼儿园《家园配合做好生活自理准备让孩“快速出门”——入学准备活动案例》和松山湖中心小学《基于“儿童立场”构建立体成长体系》两个案例均入选省教育厅优秀推广案例,其中松山湖中心小学案例还被教育部宣传推广。
松山湖木棉花语幼儿园《家园配合做好生活自理准备让孩“快速出门”——入学准备活动案例》和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基于“儿童立场”构建立体成长体系》两个案例分别从小学和幼儿园的角度介绍幼小衔接的经验和做法,旨在说明幼小衔接需要家园(校)共同配合,从细节做起,从孩子的习惯培养做起,需要学校从环境创设到课程设置的全方位准备,共同做好身与心的科学衔接。
《家园合作做好生活自理准备,让孩子“快速出门”》东莞市松山湖木棉花语幼儿园
《基于“儿童立场”,构建立体成长体系》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试点行动:
松山湖园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了松山湖幼小科学衔接项目研究核心教研组,制定了试点园校研修联动工作方案,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全方位衔接,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确保儿童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都能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生活过渡。
各试点园校建立联合教研培训工作机制,组织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教师全员参加东莞市幼小衔接专项教研培训,加强在课程、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完善家校园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双向联动教研和家校园幼小衔接课程。
试点幼儿园聚焦幼小衔接入学准备教育,把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循序渐进,渗透到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试点小学实施零起点教育,让教学下移,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阶梯,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
试点园校的教育策略由知识导向变为问题导向,更多关注校园生活的场域生态研究,关注儿童个体成长差异、认知发展水平和习得过程,支持儿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后研发了《童蒙养正》《舒心父母》《三探课堂训练课程》《生活常规训练课程》等课程日趋成熟,《基于儿童立场开展小幼衔接成长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及家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策略》《幼儿入学适应性成长档案》等一系列具有松山湖特色的幼小衔接课程。
松山湖将不断总结经验与成果,继续关注幼小衔接过程质量,积极做好引导树立科学导向,完善幼小衔接工作机制,让儿童每一次习得更有温度,让家校园联动机制更有效度,让幼小科学衔接的影响力更有广度,带动更多的幼儿园(小学)参与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践,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松山湖家校园探校活动
一年级学生在探校活动中解答大班幼儿的问题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