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十九届东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活动在横沥中学举行,我市共有来自183所学校的704支队伍、1370名选手参加活动,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54万。活动旨在推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知识,推动市内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与机器人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广泛普及。
本次比赛涵盖了七大项目,包括机器人擂台赛、快递机器人竞赛、人工智能现场主题制作赛、无人车积分赛、无人车驾驶接力赛、机器人基础任务挑战赛以及迷宫机器人。参赛队伍将在这些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展示各自的科技创新实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无人车积分赛
在“无人车积分赛”中,各校参赛队伍需通过编程,让车辆经过“桥、桥洞、红绿灯、行人、学校、书店、公园、餐厅”等模拟场景。此项比赛高度逼真地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状况,在考验参赛队员编程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们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交通规则知识,达到了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的双重教育效果。
无人车驾驶接力赛
在“无人车驾驶接力赛”项目里,两台机器人需要在模拟城市道路场地完成一系列复杂任务,如顺利通过公交站、越过减速带、精准接力、驶过高架桥、准确识别红绿灯、在指定位置规范停车,最终成功“回家”。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不仅要在现场亲手拼装机器人,精心编写程序,还得反复调试以确保任务顺利达成。今年该项目在减速带任务设置上进行了创新升级,实现了立体化呈现,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与挑战性,对选手们的机械构建能力、编程逻辑思维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考验选手们的综合实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机器人擂台赛
“机器人擂台赛”是每年最有看点的项目,两支队伍4名队员要完成资源争夺、抢占擂台的任务,赛程分循环赛和淘汰赛。循环赛阶段各队伍相互比拼,积累战绩与经验,而淘汰赛则更加紧张刺激,每一场对决都关乎着晋级与否,是对队伍策略、技术以及团队默契的终极考验。
迷宫机器人
在“迷宫机器人”项目里,今年出现了一个最大变化,即迷宫地图改为现场公布,参赛选手失去了提前编写程序的可能。项目要求参赛队员在现场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迅速完成迷宫机器人的拼装工作。随后,他们需要投入到程序编写当中,通过算法设计,使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合理的路线,灵活躲避迷宫内的各种壁障,完成迷宫穿越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