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强师兴教”五年行动计划,助力中小学高层次人才教科研能力持续提升,11月20日至21日,塘厦镇教育管理中心组织开展中小学高层次人才教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第4期主题研训。本次活动覆盖小学与初中共8个学科,设多个分会场同步进行,高层次人才工作站主持人、学员及各校学科教师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学员汇报+名师示范+专家点评及讲座”的多元形式,共同探索教学实践创新与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
课例展示激发智慧,学科融合彰显深度

小学美术专场,学员张鹏老师执教五年级《延展的空间长卷》,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探秘,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婧老师则带来一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教学艺术,实现历史文化与美术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专场分上下午两场。学员黄伟君老师执教《犟龟》,教学思路清晰,语言训练扎实;广州花都区新华三小副校长许连生示范《敕勒歌》,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员林占伦老师引领学生品读《慈母情深》,以情感主线贯穿细节感悟;南粤优秀教师邓丹玫则通过《商量》口语交际课,构建“情境模拟—技巧提炼—实战演练”的教学闭环,助力学生掌握沟通方法。
小学数学专场学员温敏敏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字编码》,从身份证号、邮政编码等生活实例切入,引导学生探究编码规律。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梦蝶老师则以数学绘本为载体,执教六年级《田鼠小兄弟的较量(比率)》,通过四大趣味情境将抽象比率知识融入生活实践,并开展“从课例到课题”专题讲座,解析教学与科研的转化路径。


初中化学专场,镇领军人才陈运鸿老师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结合探究式教学与数字化设备,有效突破易错点。广州专家欧阳小丽老师以《碳的氧化物-探秘充气饮料里的隐形气体》为课题,运用多种先进手段提升实验可视化程度,并在《初中化学数智化备课新思路》讲座中,倡导“先AI破难点再实验验真理”的教学理念。
小学英语专场,镇领航人才王欢老师带来三年级Colours B Start to read观摩课,以生动互动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广州市名师黄丽珊老师则展示Unit 5 Set a password课例,精巧的课堂设计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示范。
初中信息技术专场中,邓静老师通过《人工智能初探:智启生活,职向未来》引导学生探索AI应用与职业发展的联系;广州市名师江小宇老师则借助《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课例,以互动体验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AI技术,并在课后与教师深入交流教学实施方向。
小学班主任专场,学员刘秀丽老师以《拒绝“小拖拉”,争做时间管理小达人》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与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技巧;广东省特级教师胡灵莉老师则通过《朋友》班会课,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真谛,并分享班级问题解决的实用经验。
深度研讨凝聚共识,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每场课例展示后,专家与参训教师聚焦“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教学环节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精准点评教学亮点,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参训教师结合实践分享困惑与心得,在思维碰撞中凝聚育人共识。
本次研训以“实践筑基、名师引领、研讨共进”为主线,分学科靶向施策,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接下来,塘厦镇将持续激活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研训成果切实转化为课堂教学实效,夯实教师队伍发展根基,为“强师兴教”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与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