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四个团队均获省级优秀!东莞教育协作帮扶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4年01月28日 12:02 0人参与  0条评论

2023年,东莞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对口援疆、粤黔协作、省内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等工作部署,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贵州省铜仁市以及省内韶关市、揭阳市派出驻点支教教师765人次。

一年来,全体支教教师舍小家为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边疆、在深山、在农村的受援学校扎根奋斗、团结拼搏,作出了扎扎实实的业绩,帮助受援地、受援学校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得到当地师生家长、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23年,东莞派驻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支教团7名教师被评为2023年广东最美援疆教师,所在的兵团三师教育工作组被评为最美援疆教育工作组;派驻贵州省铜仁市的91名支教教师获贵州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我市教育帮扶韶关、揭阳工作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等次,全省县级帮扶组团共评出13个优秀,我市占了6个,占比46%。四个支教团队在各自的帮扶区域砥砺深耕、奋勇争先,展示了东莞教育、东莞城市的良好形象,为东莞争得了荣誉。

援疆支教

跨越万里向“新”而行,不改初心润“疆”有为

2023年,东莞市派出48名教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支教。东莞援疆教师含中组部计划内选派教师8名,教育部第二批组团式援疆教师40名,其中20名党员,24名副高职称,主要集中在三师一中、三师二中、三师职院等工作。支教团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在市教育局坚强领导、有力统筹和广东援疆前指、驻三师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抓管理、育情怀、聚人心、提能力等四个方面建设,严格纪律要求,重视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学习理解和领悟,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培育情怀和文化引领,激发教师对援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作为东莞教育人的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目前,支教团队32人承担了管理工作,累计4人担任班主任,全体支教教师满负荷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援疆事业,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3名教师援疆期间提交了入党申请。一年来全体教师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受援地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莞力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一)以思政教育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开展“大思政课”系列活动,在教育教学中渗透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增进“五个认同”意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制定班主任青蓝工程方案,开展系列班主任常规工作管理和个人成长培训。组织策划演讲比赛、红歌唱响校园、开展雷锋活动月、清明节等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成立93个社团,以精品社团建设为载体,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二)开展粤兵两地师生“三交”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开展37场两地线上教研,打造“粤兵同上一堂课”项目。协助开展20次两地互访,推动“名师送名课”活动,带领学生回粤参加莞港澳图青少年科技文化节、粤兵结对活动、“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工匠实训、红色宣讲团和国旗护卫队等活动,拓展建立多种交流渠道,促进交流交往交融走深走实。

(三)加强传帮带工作,促进教师整体专业能力提升。教师们积极参加兵团活动,与大学生支教团开展牵手共建,拓展教研深度广度。师徒结对129对,上市校示范课119节,到团场学校送课17次共59节。开展专题讲座79场,培训当地教师约5800人次。主持5项兵团和市课题。有31人次教师在师市优质课比赛中担任评委。指导当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52人次,中职专业比赛创历史最好成绩。

(四)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职组深化“8+1”组团帮扶模式,全力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学校成功升格为高职院。设施农业、新能源汽车等新专业,纺织服装专业品牌专业群先后申报成功。积极推动产教融合。中小学组分散在五所学校,多维度参与三师教育管理。26名教师集中三师一中,为图市校区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2023年三师一中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52.2%,比 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

莞铜协作

莞邑良师“黔”心帮扶,共建18所协作示范校

莞铜教育协作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和“十四五”期间粤黔教育共建协作示范校两项工作为重要抓手,共同打造18所协作示范校。2023年,东莞市共向铜仁累计派出支教教师109人,支教教师面向铜仁市教育人才开展78场培训项目,参培人员达到13393人次。开展示范课505节,培训受益师生8.6万人次。师徒结对590人,两地教育交流228次,指导师生获奖894人次,其中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7项124人次,获省级奖项79项233人次,获市级奖项197项389人次。支教教师带动的公益捐赠物资800余万。截至目前,铜仁市教育系统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18个,涉及资金共1964万元。

(一)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推动四个明显提升。一年来,东莞帮扶专家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力量,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更新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凝练特色品牌,推动沿河、松桃县四所帮扶学校发展,帮扶专家将“东莞经验”转化为“铜仁效能”,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四个明显提升”帮扶目标。松桃县第三高级中学、松桃县中等职业学校、沿河县民族中学、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等四所“组团式”帮扶学校充分发挥东莞帮扶专家作用,推行“青蓝工程”,实施“师带徒”阶段成果评估机制,组建师傅带徒弟结对88对,帮带徒弟138人,帮扶团队组织开展培训或讲座139次,惠及教师11150人次。2023年,松桃职校师生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参加铜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30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21个。松桃县第三高级中学和沿河县民族中学2023年高考成绩明显提升。

(二)镇街组团帮扶亮点纷呈。东莞各镇街组成10个支教小组对接铜仁10个县(区、市),“组团式”开展支教工作,支教工作不限定范围,根据校际和县区间的需要,实现东莞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在整个铜仁地区加持赋能的最大化。莞铜教育共同打造了铜仁市第二十九小两所教育协作示范校样板,南城组团在碧江区打造“3+1+N”帮扶模式,长安组团在沿河县建成“1+5”校际联盟并推广“四步一体”教研模式,不断将“东莞经验”转化为“铜仁效能”,有力推动了帮扶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四个明显提升”。

(三)职业教育共创,产教融合有特色。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和松桃职校、沿河职校坚持“专业共通、优势互补”原则,共同建立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专业群发展联盟”。两地立足职业教育实际,结合东莞“品质教育”,松桃职校升级改造“四中心两室一基地”。松桃职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团队按照“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原则,2023年继续通过实施教育发展提质、名师培育提升、学生素质提升、管理增效提升“四大计划”,构建“协会搭台、多元融通、集团办学”帮扶新模式,全力实现教育帮扶“四个明显提升”目标,其帮扶经验两次在省级会议上作交流。辅导教师团队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9个,市级奖项14个,实现学校教师国赛获奖零的突破,也创下了贵州省中职学校近三年来历史最好成绩。松桃职校还借助东莞帮扶力量,把非遗苗绣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引入校企合作办学,建成“校中厂、厂中校”生产型实训基地,形成了设计、展示、生产、销售等一体化。通过持续实施“1+1+1”技工教育协作项目,东莞市技师学院专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优秀师资,实行定向招生、精准培养、保障就业的模式。

(四)优质资源共享,持续发展有支撑。2023年3月,启动实施“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送教活动组织7批共116位东莞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赴铜仁市 10个县区开展送教,累计送220个讲座、210节示范课、听评210节课,培训中小学教师4100余人,活动覆盖铜仁市所有区县,东莞市前沿教育策略催生了铜仁市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5月,启动“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项目,全年面向近500名铜仁市教育各级各类人才开展11个考察培训项目,通过“集中学习+跟岗研修”“室内学习+外出观摩”“教育理论+办学实践”等学习培训,提升学员行政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为铜仁教育培育本土人才,增强铜仁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借助东莞“莞式慕课”的优势资源,东莞将“莞式慕课”在铜仁各学校无偿推广,指导各学校、各学科提炼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截至目前,东莞开通铜仁籍账号12870个,让铜仁市所有中小学6.9万名教师可线上共享10万多节优课微课,110多万道习题,30多万个教案、课件等配套资源,构建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长效机制,推动铜仁115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享东莞优质数字资源。东莞、铜仁通过借助“莞式慕课”等信息化平台,拉近了东莞、铜仁两地教育水平差距,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有效途径。

“两全一融”帮扶·韶关揭阳

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韶关揭阳,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根据省的部署安排,我市对口帮扶韶关和揭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主动做好对接,东莞-韶关、东莞-揭阳已进行全方位对接,20个镇(街道)与韶关10个县(市区),13个园区、镇(街道)与揭阳5个县(市区),建立了对口帮扶联络机制,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

韶关帮扶方面,2023年向韶关累计派出支教教师341人,接收两批共304名韶关教育人才。开展了7个培训项目,培训韶关教师1583人次。已完成60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完成了12对示范结对学校建设。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帮扶,组建了16个帮扶教育集团,覆盖韶关18所学校。安排东莞10所公办中职学校与韶关13所中职学校结对帮扶,重点做好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示范点帮扶工作。共投入教育帮扶资金715.22万元,并持续开展“圆梦助学”“支教名师工作坊”等精品活动,为395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圆梦助学”资金98.19万元,共计捐赠价值337万元助学资金和爱心物资。

揭阳帮扶方面,2023年向揭阳累计派出支教教师265人。接收两批共270名揭阳教育人才。已开展7个培训项目,培训揭阳教师4973人次。已完成90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完成了9所县中托管帮扶结对。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帮扶,组建了8个帮扶教育集团,覆盖揭阳11所学校。重点做好揭阳市揭东区龙尾镇示范点帮扶工作;共投入教育帮扶资金688.4万元,组织捐资助学总计130万元。

(一)推进学校结对帮扶,带动受援学校高质量发展。我市遴选150所办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中小学、幼儿园参与结对共建,其中结对韶关60所、揭阳90所,通过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困境学生等方面帮扶,实现联建共建和教育资源深度共享。东莞与韶关、揭阳150对结对学校,均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各帮扶结对学校高效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安排教师互访,成立学科互动项目组,加强教学教研交流活动,以公开课、示范课、理论学习交流为载体,通过共同研制精品教案、优质课件、微课优课等方式,加强学习交流,构建优质资源库,提高受帮扶学校教师教学能力。2023年,东莞市各镇街与韶关、揭阳帮扶学校师生开展交流活动176次,开展教研指导讲学活动82次,参与教师达7186人。东莞市各镇街派出千余人次到受援学校进行教学交流、教研活动等。帮扶期间协助受援学校完善学校管理制度100多项,开展讲座、论坛、报告会、沙龙等活动超过200个,教学课例展示接近400节,团队活动175次。

(二)推动教育人才帮扶,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我市组织优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韶关、揭阳支教,为韶关、揭阳培训优秀校长、后备干部、骨干教师、教研员等教育人才队伍,推动教育人才的帮扶工作,助力韶关、揭阳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打造。按照“教育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组团方式,2023年选派606名(其中韶关341名、揭阳265名)教师到韶关、揭阳对口县(市、区)支教帮扶,接收韶关、揭阳两市共574名教师到我市跟岗锻炼。我市各镇街充分做好相关接收准备,安排相应工作岗位、指导教师和相关教研活动,并跟岗教师准备了必要的周转宿舍、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以及日常用品等。我市面向韶关、揭阳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学科骨干教师、教研员、教师培训者等人员,开展7个培训项目,共投入培训经费346.4万元,共培训8047人。组织我市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招收韶关、揭阳的骨干教师、班主任、校(园)长作为工作室的入室学员或网络学员,通过参加工作室研修活动和参与工作室建设工作,共享工作室的资源,建立与东莞市工作室学员、指导教师的联系,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一批韶关的骨干教师、班主任和校(园)长。截至目前,我市共有50个工作室招收了韶关、揭阳两地的学员340人(韶关209人,揭阳131人)。组织我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到对口乡镇中心学校开展为期不少于1周的宣教讲学活动,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听评课指导、公开示范课、团队活动指导、到校诊断、座谈会等。截至目前,我市已组织名师到韶关、揭阳宣教讲学17次,指导校长、教师921人。

(三)活用信息化手段,高效推进资源共享和教研帮扶。开拓教研思路,活用巧用信息化手段,推送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探索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师学习、教研环境。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积极开展与韶关、揭阳的教研指导帮扶工作。东莞开展“走进韶关揭阳帮扶活动”,组织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前等5个学段、20多个学科教研员参与线上线下送教送培、教研科研成果分享、中高考备考经验交流等教研帮扶活动176场次(韶关112场次,揭阳64场次),参与活动的教师累计超过6万人次;开展韶关、揭阳数字教学资源研训活动12课时,参与活动教师累计65406人次。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提供“每周一歌”379首歌曲教学资源,为韶关、揭阳教师开通东莞市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账号共7015个(韶关3468个,揭阳3547个),累计推送10万多节优课微课,110多万道习题,30多万个教案、课件等配套资源。

(四)推动教育集团化办学,帮助提升办学管理水平。2023年,我市大力推动组建跨市教育集团。截至目前,我市组建了24个跨市教育集团。逐步建立和完善跨市集团化办学工作机制,指导镇街将支援结对帮扶县的集团成员学校建设为当地的种子学校、中心学校、示范学校。指导教育集团龙头学校发挥好帮扶的辐射带动作用,向支援结对帮扶县的集团成员学校推动改善硬件设施、提供必要指导,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来源:东莞慧教育    编辑:黎子茵关键词:帮扶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