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让人人美育成为现实,东莞“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成果斐然

2024年12月07日 12:12 0人参与  0条评论

开展2期“年度汇展”、14期“每月一研”、27期“每月一展”、27期“区域研展”,完成400余首教唱资源的录制,惠及本市617所中小学校的124万学生以及外市890所学校200余万学生……一组组数据,是三年来东莞市“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成果的有力见证。

12月4日,东莞市首届“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成果展暨“每周一歌·年度汇展 ”(第二场)在东城影剧院举行。活动不仅带来了精彩的“每周一歌”成果展示,还邀请权威专家坐镇,为东莞美育浸润行动建言献策。

专家教授、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一个美好的话题——“每周一歌·让人人美育成为现实”。

聚焦人人美育,常态化开展“每周一歌”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首次提出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三个层面的任务,提出阶段性实施目标,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早在2021年9月,东莞市教育局便面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出以“让歌声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活动以五育并举、面向人人为导向,整合课内外优秀歌曲和地方童谣音乐等作品为内容,以“新录制”“新实施”“新展演”为路径,聚焦教会、勤练、常展,于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利用十分钟,在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公民办学校班级常态化开展。

“感谢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们,是你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让‘每周一歌’在东莞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活动中,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润江对东莞美育工作和“每周一歌”提出希望:一是深化美育浸润,实现人人美育,将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人人美育的目标;二是加强资源建设,推动均衡发展,将优质的音乐教学资源覆盖到更多的学校和镇街,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美育教育;三是持续创新探索,引领美育潮流,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特色的美育活动。

“秉承人人美育的核心理念,从‘新录制’的起点出发,我们精心录制了407节‘每周一歌’教唱资源。”回顾“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的创建历程,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田素梅感慨道,“展望未来,‘每周一歌’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录制方式、挖掘新的歌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以满足孩子们日益增长的美育需求。”

师生同台,美育成果展精彩纷呈

三年来,东莞美育浸润行动成果粲然可观,大量优质作品接连涌现。在当天的成果展中,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精彩纷呈的美育盛宴。

“到底什么是‘每周一歌’,我们一起去寻找!”在“音乐精灵”莞艺和学生乐乐的带领下,现场师生共同开启一场“每周一歌”寻乐之旅,正式拉开成果展演的序幕。

来自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同学们率先登台,带来歌舞表演《我们在生长》,在欢乐的节奏和律动中,道出学子的心声。随后,东城实验小学、东城虎英小学、东城第三小学的同学们分别带来“每周一歌”歌曲串烧。东城少年的精彩演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东城街道大力开展美育建设,共有2所学校的艺术教研组获得了广东省教研基地的称号,3所学校的艺术教研组被评为东莞市“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辖区内学校艺术社团在各级赛事中累计摘得42金24银7铜的好成绩,位居全市前列。东城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叶婉萍表示,东莞市“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的落地,为东城开创了崭新的教育资源窗口,开启了东城美育浸润行动新篇章。

活动现场,来自莞城建设小学的王娟等5位老师将课堂搬到舞台,与东城小学二(7)班的同学们共同演绎了一堂生动的课例片段《小红帽》。该课例将“每周一歌”与教育戏剧进行创新性融合,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这是东莞市“每周一歌”进行五育并举融合创新的生动缩影。东莞市“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合教唱资源开发特色,探索基于学生立场的新录制、基于五育并举的新实施、基于人人美育的新展演。

紧接着,“每周一歌”项目组的老师们带来表演《我们的歌》,唱响师者乐章,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东莞美育浸润行动精选全市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组成团队,通过“每周一歌”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将优质音乐教学资源覆盖全市所有公、民办学校,缩短区域间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差距,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惠及每一个学生,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三年来,东莞“每周一歌”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离不开全市各镇街、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现场,活动分别为东莞市“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优秀组织镇街、学校进行颁奖,对他们在美育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伴随着东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同学们的悦耳歌声,成果展示环节正式告一段落。

名家献策,助力东莞美育再上新台阶

东莞市“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贯彻落实国家美育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让人人美育成为现实,以“双增”助力“双减”,以“人人美育”助力“立德树人”。

三年来,活动已经完成了2期“年度汇展”、14期“每月一研”、27期“每月一展”、27期“区域研展”、400余首“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教唱资源的录制,惠及了本市617所中小学校的124万学生,同时新疆、贵州、江西、湖南、广东等地890所学校200余万学生也在同步使用“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每周一歌”已成为东莞市乃至全国美育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进一步推动东莞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天下午,围绕“让人人美育成为现实”这一主题,活动设置了专家沙龙环节。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爱青,原华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程建平,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杨健,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喻意等四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东莞“每周一歌”项目建言献策。

“东莞‘每周一歌’的实施,开辟了一条唱、演、展互为一体,歌、乐、舞相互融合的艺术展演的通道,拓展了一个唱演结合、学科综合、多元融合的美育精耕平台,使教会、勤练、常展的艺术教育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沙龙活动中,程建平对东莞“每周一歌”工作的开展表示了肯定,他建议项目组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将东莞“每周一歌”品牌推广出去,真正起到在区域内乃至更大范围的学校美育浸润工作的示范标杆作用。

随后,杨健从浸润学生、浸润教师和浸润校园的角度出发,对东莞“每周一歌”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浸润学生方面,407首作品进行细分,有目的、有顺序、有计划地去推进,提升了“每周一歌”的品质;浸润教师方面,将老师作为受众主体,让全体教师获得“每周一歌”的浸润,像孩子们一样去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杨老师在浸润校园方面提出建议,“每周一歌”可以与社区文化建设同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覆盖网络。

“通过翻看成果集,我能看到东莞‘每周一歌’课例的研究大多都涵盖了五育融合的理念,并且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活动中,喻意对东莞“每周一歌”在促进五育融合方面展现出的独特的创新力表示赞赏,针对下一步工作,她建议项目组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教育、项目式教育、融合式教育等教学尝试,带动多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用丰富的形式让知识从分裂走向融通。

“我特别欣喜地看到,今天的活动标题点出了‘让人人美育成为现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尹爱青表示,东莞“每周一歌”的主题与她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她看来,项目除了目标、内容、方法、活动,更重要的还要有评价,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形态,“评价不能失去美育的本质,一定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在评价目的上,一定要坚持育人,将演出作为载体,以歌曲来培育心灵。”

专家教授干货满满的分享,给东莞美育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方向。下来,东莞将不断完善“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的推广策略和评价机制,让“每周一歌”成为校园美育浸润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蓝本。

来源:东莞慧教育    编辑:黎子茵关键词:东莞;美育;每周一歌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