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峰、陈泽凯、唐辉。三位中职学生在这个夏天成为东莞职业教育的焦点。他们成功考取了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技术认证(数通方向)证书,这是一张全球认证人数不到3万人,专业含金量高、行业认可度高、资质级别高的“三高”证书。
培养这批中职学生们敲开精彩人生大门的,是东莞职业教育的创新培养机制。
图为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技术认证(数通方向)证书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东莞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生产一线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因此,以制造业强市、坚持制造业当家的东莞,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机制,着手培养一大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鲲鹏产业学院成立于2021年,东莞理工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这是华为与省内中职学校首次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开创了华为在广东与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先河。
截至目前,共有7所中职学校与华为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为了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百千万工程”,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东莞市商业学校等10所公办中职学校,试点开设华为生态专班、深信服专班等13个校企合作培养的现场工程师专班,今年招生人数624人,由龙头企业与中职、高职院校联合贯通培养。
对于新生而言,参与校企合作专班标志着其学业教育与职业规划融合旅程的开始。学生们迅速融入了校企合作的独特模式,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2024年,东莞职业教育服务“百千万工程”交流推进会对现场工程师作了重要部署,推进8所在莞高校、10所公办中职学校与全市8个典型镇17条典型村签订结对协议23份,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百千万工程”。东莞职业教育正以实际行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现场工程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