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莞城街道公布2025年秋季小学非起始年级转学插班生学位安排办法

2025年02月13日 10:19 0人参与  0条评论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东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结合现时我街道的班额实际情况,现将2025年秋季转学插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对象

1.在莞城辖区外就读的非起始年级莞城户籍学生,年龄须符合申请年级对应的年龄段,且要在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有正常学籍;

2.在莞城辖区内不同学校就读的非起始年级莞城户籍的双胞胎、亲兄弟姐妹;

3.父或母一方符合《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且成功申领有效的东莞市优才卡,并在莞城辖区内工作或在莞城辖区内拥有自有房产的适龄子女;

4.父或母一方属台湾籍且在莞城工作,属莞城安排解决的台湾籍适龄入学儿童。

二、各公办小学可提供学位情况

三、学位安排原则

以户籍为依据,按照户籍所在学区学校提供的转学学位、全街道统筹安排以及购买民办学位解决相结合的原则。

1.如某小学某年级申请人数少于或等于提供学位数,则全部安排至户籍对应学区的学校入读。

2.如某小学某年级申请人数多于提供学位数,第一轮先由学校抽签派位;未被抽中的学生将参与第二轮全街道统筹抽签派位(第一轮剩余公办学位和周边镇街民办学校学位一起抽签)。

3.在莞城辖区内就读的非起始年级莞城户籍的双胞胎、亲兄弟姐妹,根据亲哥哥或亲姐姐所在的学校申请。该类申请对象只参与第一轮抽签派位,不参与第二轮全街道统筹抽签派位。

4.符合优待政策(申请对象第三、四类)的学生参与第二轮全街道统筹抽签派位。

四、具体安排

(一)网上申请

符合公办学校转学插班条件的学生,请于2月17日—3月2日进行网上申请(此期间申请无须另外填写附件5),电脑版网址:https://www.wjx.cn/vm/h1Ev0kV.aspx,手机版请扫以下二维码:

按要求如实填报完整的学位申请信息(申请材料中的学籍基本信息表样式详见附件1,由现读学校出具并加盖公章),并将申请证明材料拍照上传至申请系统(照片必须保证端正清晰,上传材料的总容量不超过4M)。

说明:在东城品尚实验学校就读且由莞城购买学位的学生、在莞城辖区内就读的非起始年级莞城户籍的双胞胎、亲兄弟姐妹无需上传学籍基本信息表。

(二)审核

申请提交后,教育管理中心、公安部门和学校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三)初审名单公示

3月10日—3月14日在“莞学堂”“文化莞城”微信公众号公示符合申请公办学位的学生名单。

(四)电脑派位

第一轮派位时间:3月22日(具体抽签派位事宜将由户籍地所在学区学校通知);第二轮派位时间:3月29日(具体抽签派位办法另行通知)。

(五)结果公示

3月31日—4月4日在“莞学堂”“文化莞城”微信公众号公示结果。

五、其他情况说明

1.申请人如错过2月17日—3月2日申请公办学位或在3月2日之后入户的,将通过购买周边镇街民办学位统筹解决,或家长可在下一年提交申请。

申请时间:3月3日—8月31日,申请材料:申请表(附件5)、户口本户主页(有户号和地址的主页)、适龄儿童本人户口本及学籍基本信息表(由现就读学校出具并加盖公章)扫描件或图片打包发送至邮箱dggcjyglzx@126.com。

2.如申请人在2024年秋季已提交申请并通过抽签派位安排了公办学位,但由于个人原因已放弃入读的,2025年秋季不再受理申请公办学位。同理,如申请人在2025年秋季已提交申请并通过抽签派位安排了公办学位,但由于个人原因放弃入读的,2026年秋季不再受理申请公办学位。

3.关于现已在东城品尚实验学校就读的莞城户籍学生学位安排问题:

(1)如申请2025年公办学位抽签派位,但没被抽中的则继续安排在东城品尚实验学校就读;

(2)如已享受政府购买学位,但想继续在现学校就读的,无需提交网上申请;

(3)如由家长自费就读,但想继续在现学校就读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须提交申请。

4.被录取的学生届时将由相应的录取学校通知办理转学手续。

咨询电话:0769-22102696

附件:

1.学籍基本信息表

2.申请材料

3.东莞市台湾学生入学申请书

4.台湾学生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申请表

5.莞城街道2025年秋季小学非起始年级转学申请表

莞城教育管理中心

2025年2月12日

附件1

学籍基本信息表

附件2

申请材料

附件3

东莞市台湾学生入学申请书

附件4

台湾学生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申请表

附件5

莞城街道2025年秋季小学非起始年级转学申请表

来源:莞学堂    编辑:钟榴青关键词: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