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沙田镇推进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建设,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2025年03月30日 09:24 0人参与  0条评论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进程中,沙田镇积极探索,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创新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3月27日上午,沙田镇推进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建设暨国史进校园专题活动在沙田镇中心小学举行。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星星、沙田镇党委委员卢耀辉以及全镇4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国史传承深度融合,通过基地授牌、方案解读、专题讲座三大环节,系统部署沙田镇思政教育改革新路径,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思政教育体系按下加速键。

  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如何把思政课讲活、讲深、讲透?各学段思政教育如何实现“一体化”,从而为青少年的人生绘就精神底色?启动仪式现场解读了《沙田镇教育系统推进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路径。

  《方案》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思政”为载体,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涵盖思政课堂、思政第一课、思政课大比武、书记校长开讲、赓续红色血脉、科创思政、五育融合、协同育人、社会实践等多个子品牌的铸魂育人体系,构建起“全员育人、全程贯通、全方位浸润”的立体思政格局,为新时代校园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近年来,沙田教育系统一直坚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精心策划“书记、校长开讲啦”系列活动。

  沙田各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还带头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内容紧扣时政热点和国家重大政策。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通过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强化学生理想信念。同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分享经验、优化方法,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与影响力。

  坚持党建引领,沙田镇将红色教育纳入了年度计划。各学校结合清明节、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教育节点,开展“讲红色故事”“诵红色经典”“红色基因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赛课、党员示范课等形式,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

  专家“引进来” 打造沉浸式育人课堂

  年初,东莞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为推进我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课堂为本。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新中国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科书》专题讲座同步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星星从新中国史的发展脉络、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等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了新中国史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我以前觉得历史有点枯燥,但今天这个讲座让我觉得历史很有趣。原来新中国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很了不起。我以后要多读历史书,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国家的事情。”叶紫璇同学表示。

  将专家“引进来”,发挥“活党史”作用,邀请本土老军人、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企业家等进校园、进课堂,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党史讲座”“成长励志故事”等活动,沙田镇以多元主体的思政教育,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此外,沙田镇还将运用家校共育新力量,根据家长的职业背景、专业特长,邀请不同类型的家长走进校园,为学生上思政课。如医生家长讲生命健康教育、小企业家长讲创业精神教育等。授课结束后,还将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

  师生“走出去” 深挖红色资源宝库

  活动现场,“国史进校园实验校”及“新中国史思政教育基地”在沙田镇中心小学正式授牌。

  “国史进校园实验校”荣誉称号由国史进校园(红色经典进校园)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该组委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与各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的工作机构。“新中国史思政教育基地”将整合东江纵队纪念馆、虎门港等本土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路线”,通过校馆合作、校企联动,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向实践场景延伸。

  “国史进校园示范校”的成功创建、“新中国史思政教育基地”成功授牌,既是相关部门对沙田镇中心小学及沙田镇各学校大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肯定,更彰显了沙田教育系统扎实推进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成效,标志着沙田镇在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思政育人体系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未来,沙田将着力于思政课程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激励形成“校校、校馆、校企”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通过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实现项目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共同打造出沙田镇中小学思政课教育创新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让思政教育的活力在校园中充分迸发。

  《方案》发布后,沙田镇将积极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合作,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具有本土特色的代表性企业,共同打造“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此类“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贯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鲜活教学资源。这种“政-校-企-馆”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界限,更构建起“课堂+场馆+社会”的立体教育场景,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实践落地。

  接下来,沙田镇将从各校协同合作、强化课程建设、加大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紧密联动的思政教育网络,打造优质高效思政课堂,推动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东莞慧教育    编辑:吴耀柄关键词:教育;沙田;红色;活动;建设;育人;国史;推进;基地;一体化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