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4日,三年一届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独奏、独唱、独舞”比赛,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山湖分中心梦想剧场落幕。本次比赛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联合承办,作为面向全市有艺术特长中小学生的权威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为热爱艺术的少年搭建了专业展示舞台。

本次参赛作品经全市各园区、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及市直属学校初选后报送产生,共收录223个节目,其中独奏69个、独唱77个、独舞77个,覆盖多个门类。来自专业协会、文化机构、高等院校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此次比赛评审团,现场开展评审工作。活动还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向社会全程全景呈现了东莞青少年儿童的艺术风貌与精神风采。
01.独唱先行
童声润心,唱响时代新韵

比赛首日,独唱选手率先开启角逐。77位参赛选手以饱满热情与精湛唱功,演绎了民歌、艺术歌曲、时代金曲等多元类型作品。他们用清澈童声与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传递新时代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可圈可点。



现场亮点频出,多部作品展现出鲜明艺术特色与深刻情感表达:《苗家娃仔打陀螺》以活泼节奏搭配清亮嗓音,生动勾勒苗族少年嬉戏场景,满溢质朴乡土童真;《关公月下释貂蝉》通过深沉演唱再现历史瞬间,传递中华传统道义的厚重力量;《黄河故事》以磅礴旋律与激昂唱腔,讴歌黄河雄浑气魄,彰显中华民族不屈精神传承;《千古绝唱》则以空灵声线融合古今韵律,引领观众穿越千年文脉,感悟华夏文明永恒魅力。



来自东莞市慧雅学校与东莞启智学校的三位小选手,他们用纯净真挚的稚嫩歌声,分别演绎了《虫儿飞》《把未来点亮》《小蜗牛的梦想》等作品,展现出对未来的温柔期盼与坚定信念。
02.独奏接续
器韵流转,奏出少年心声

11月13日,独奏比赛接续精彩。69位小演奏家携钢琴、古筝、小提琴等中西乐器登台,以娴熟技巧与丰富情感,呈现经典与现代作品的碰撞交融,充分展现东莞学子扎实的艺术功底与器乐素养。



“本次赛事让我惊喜又感触深刻!现场学生的演奏精彩专业,小提琴、钢琴、古筝等多品类全覆盖,连冷门的铜管、木管等也有涉猎。他们的表现满含对音乐的热爱,离不开多年童子功的坚持与老师的辛勤培育,更离不开东莞市教育局搭建的优质平台以及承办单位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年组织赛事的沉淀积累,严谨、规范的组织,方能培育出如此多优秀学子。”此次比赛评委之一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冷佳点评道。


其中,小提琴曲目《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中,选手以精准运弓与清晰音符处理,生动还原巴洛克音乐的严谨与活力,明快节奏中流淌的旋律,尽显少年演奏家的清新与自信;古筝名曲《临安遗恨》表演里,选手用古老的琴弦铺陈历史,悲壮旋律中尽显英雄气概与家国情怀;钢琴曲目《音画练习曲》运用技巧将琴键与意境完美融合,构筑出充满想象力的音响世界;钢琴曲目《皮黄》则在与京剧西皮二黄腔韵的交融中,赋予西方演奏独特的东方韵律。
03.独舞压轴
舞姿翩跹,跃现时代新姿

11月14日,独舞比赛压轴开场。77名小舞者们以优美的舞姿和富有张力的表现,呈现了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等多个舞种的精彩。他们用肢体讲述故事、传递情感,展现东莞学子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创造力。



作品《鱼儿》以流畅婉转的肢体动作,灵动再现游鱼戏水的自在姿态;《那舟・那渔》则以沉稳质朴的舞蹈语汇,将撑篙、撒网等劳动场景诗意化演绎,传递出劳动的坚韧与生命的生生不息;《傣雨悠悠》以柔美舞姿,将雨丝轻落、裙摆摇曳的意象生动呈现,洋溢着恬淡的傣家风情与自然之美;《唱支山歌给党听》舞者通过舒展大气的动作与层次丰富的情感表达,将人民对党的深厚情谊娓娓道来,传递出信仰的力量与时代的回响。


本次比赛不仅是东莞中小学生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更是全市学校美育工作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彰显东莞“美育浸润”行动的坚实步伐与丰硕成效。下一步,东莞市将持续以中小学生“独奏、独唱、独舞”比赛等品牌赛事为依托,进一步整合优质美育资源,健全常态化艺术展演机制,打造特色美育课程与师资队伍,推动优质美育资源均衡普惠,让美育浸润校园每个角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艺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