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东莞中小学独奏、独唱、独舞比赛火热开启

2025年11月13日 11:34 0人参与  0条评论

11月12日,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山湖分中心梦想剧场内乐声悠扬、童声清亮,为期三天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独奏、独唱、独舞比赛开启,现场正举行独唱专场比赛。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独唱选手们以声传情,在舞台上展现了东莞中小学美育的扎实功底与多元创意。

赛事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承办,后续还将开展独奏、独舞专场比赛角逐。

多元演绎竞风采,舞台绽美育芳华

“雅鲁藏布江,日夜奔腾向远方……”除了唱功比拼,现场选手们在服装与舞台表现上的巧思同样可圈可点。演唱《戏曲中国》的选手以戏服头饰展现传统韵味;演绎《大美新疆》的学生身着少数民族刺绣服饰传递地域文化……选手们或辅以适度动作,或融入舞蹈造型,让“独唱”从单一声乐展示升级为视听交融的艺术表达,力求对作品风格进行生动诠释。

樟木头镇实验小学的王可馨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登台时,一抹鲜亮的民族风瞬间点亮舞台。她演唱的《长长的雅鲁藏布》以嘹亮、旷远的声线,将藏区山河的辽阔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斩获小学A组最高分。

“王可馨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唱歌,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指导老师蓝睿、苏杨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他们根据孩子的声音特点,特意选择了这首藏族风格歌曲,“排练中她遇到过音准和情感表达的瓶颈,我们就不断鼓励她‘相信自己的声音,自信才能唱出感染力’。”正是这份对选手特点的精准把握与心理赋能,加上长期的艺术培养,让王可馨在舞台上完美释放,用极具穿透力的歌声征服了评委与观众。

223个节目里的“基本功+创造力”双轨进阶

据悉,此次比赛收到了来自全市各园区、镇(街)教管中心和市直属学校报送的223个节目,其中独奏69个,独唱77个,独舞77个,涵盖小学A组、小学B组、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组别。作为首场比赛,独唱专场的节目从《虫儿飞》的纯真童趣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古典豪情,从《Blacksheep(害群之马)》的欧美流行风到《青玉案・元夕》的宋词吟唱,选曲风格的多元折射出东莞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丰富维度。

“我们既考察音准、节奏等基本功,也关注选手对作品的理解与创意表达。”现场评委表示,有的选手在演绎经典时加入细节巧思,如有选手加入气声处理,让古典诗词更具画面感;还有选手通过强弱对比,将刚柔并济的军旅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基本功+创造力”的双轨进阶,正是东莞美育成果的鲜活体现。

“美育名片”的持续生长力

“独唱专场的精彩表现,是孩子们艺术素养的集中展示,更是东莞美育的生动缩影。”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会长、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副主任,松山湖分中心主任李若兰表示,东莞市“独奏、独唱、独舞”比赛自2016年由市教育局创办以来,已历四届,成为东莞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只是师生艺术素养的展示平台,更是推动美育落地、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纽带。作为活动的承办单位,我们全力做好赛事组织、场地保障等工作,确保入围节目能顺利呈现。让每位参赛孩子的艺术才华都能被看见、被照亮!

“在我们看来,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舞台上的呈现:孩子们用琴声、歌声、舞姿表达对美好世界的感知,这份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本身就是成长中珍贵的收获;而通过赛事凝聚的艺术教育经验,更能为东莞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人提供助力。”

接下来的两日,独奏、独舞专场将陆续上演。从参赛曲目来看,明天的独奏专场,除了有钢琴、古筝演奏外,更有小提琴、竹笛、二胡、单簧管、琵琶、中阮、小号、马琳巴等演奏,乐器类型十分丰富,彰显艺术教育的多样性。更多艺术精彩值得期待!

来源:东莞+    编辑:李远方关键词:舞台;中小学艺术;独舞;选手;美育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