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教育部推介!南城免费“成人托管班”凭实力出圈啦!

2025年03月27日 10:27 0人参与  0条评论

▲ 打造“篁溪学堂”终身教育品牌

糕点制作、非洲鼓、太极拳

课程各有特色

摄影、化妆、瑜伽……

讲堂一课难求

近年来南城深入打造

“篁溪学堂”终身教育品牌

设置各类特色课程

逐渐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成人托管班”

▲ 学堂开设各类特色课程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吹拉弹唱演”十八般武艺

不仅让年轻人“上头”

也成为孝敬爹妈的“硬通货”

年轻人纷纷表示——

要“送爸妈去上学”

“60岁,正是闯的年纪”

丰富、有趣的多元课程内容

吸引中老年人开启“第二人生”

在老师指导下学摄影、玩音乐

▲ 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热门课程“开课即满、场场爆满”

成为“篁溪学堂”的常态

今年

“篁溪学堂”更是获教育部推介

成为县域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

优质课程持续“圈粉”!

近日,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城成校”)《努力打造“篁溪学堂”终身教育品牌,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评选的县域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并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介2024年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和社区教育品牌课程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4〕16号)文件中进行推介。

据悉,全国共有26项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典型案例获得推介,南城“篁溪学堂”位列其中。

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大学

▲ 接地气、惠民生的优质课程

“打开手机AI应用,输入你想问的问题,并且让它用英文来回答,轻易实现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在南城篁溪学堂的旅游英语体验课程上,老师正教导同学们如何利用AI应用,快速实现出国交流无障碍。

查询天气、规划旅游、谈天说地……同学们在老师的精心讲解下,很快学会和AI“打交道”,掌握十分实用、便捷的旅游交流小技巧。

▲ 学员边听边做笔记,加深认识

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课,正是南城“篁溪学堂”终身教育品牌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南城成校探索多元教育融合发展的不同模式,结合辖区优质的人才、阵地资源打造“篁溪学堂”,面向18个社区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公益课程,以此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

采取“校区开课+送课进社区”培训方式,“篁溪学堂”为居民提供订制教育服务,设置包括中国舞、瑜伽、太极拳、声乐、书法、烘焙、中式面点、艺术插花、美妆、摄影、智能手机应用、中医养生、科学育儿、应急救护等多元课程,有效满足“老、中、青”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 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涉及专业技能、文化艺术、养生保健等多个方面的课程设置,为辖区居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精神大餐”。“篁溪学堂”逐渐成为大家“家门口”的社区大学,形成接地气、惠民生的全民终身学习新格局。

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 扩大各类学习教育资源向居民开放共享

如今,“篁溪学堂”已成为南城居民终身学习的网红打卡地,不仅吸引年轻人“白天上班,夜晚学艺”,还让众多“银发一族”重返学生时代,拥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极大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据统计,“篁溪学堂”在2024年累计开设公益培训课程86门,开展培训355场次,参训居民达15185人次。与此同时,优质的课程体系吸引虎门、厚街、莞城、东城、万江等镇街居民慕名而来、参与学习。

▲ 推动南城街道学习型城市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篁溪学堂”在南城扎根生长,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2022年,“篁溪学堂”获评广东省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终身教育品牌项目”;2023年,“篁溪学堂”开设的“手机摄影”课程,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县域社区教育品牌课程”,并在国家社区终身学习网站、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上展示共享。

今年,“篁溪学堂”终身教育品牌成功获评教育部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这既是南城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也是推动南城街道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发挥这一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扩大各类学习教育资源向居民开放共享。

▲ 推动课程服务对象多元化

南城成校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以党建引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教育模式,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推动服务对象多元化,不断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做好南城创建省“社区教育创新区”项目工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不断贡献力量。

课程报名小Tips

接下来,南城“篁溪学堂”将陆续推出第二期公益课程,致力于持续满足街道广大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

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关注“东莞市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的课程动态,并踊跃报名参与。

来源:南城融媒体中心    编辑:林文钲关键词:学堂;终身教育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