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中学初中部麻涌古梅一中初二年级的学子们共赴华阳湖畔,开展以“碧波潋滟探生态 趣学湖畔启新知”为主题的徒步远足移动课堂活动。活动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将语文、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有机整合,打造了11个特色学科实践项目,设置了20个趣味打卡点。在100多位教师的专业指导下,1300多名同学以班级为单位,穿行于华阳湖的潋滟春色之中,通过沉浸式的项目探索,将广袤天地化作最鲜活的教科书。这种情境化、项目式的自然学习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真实世界的有机延伸,展现了实践育人的独特魅力。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在语文学科的“看华阳湖美景,品古诗词之美”活动中,同学们将诗词与实景相对照,在春意盎然中感受语言之美、文化之美。英语课堂则以猜谜的形式,将单词和娱乐融合到了一起,让学生在趣味竞猜中学习语言知识,活动现场笑声不断,收获满满。
在语文移动课堂,学生看华阳湖美景,品古诗词之美
英语移动课堂以猜谜的形式,将单词和娱乐融合到了一起
地理课堂设计了“地图辨析”实践活动,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特征,在行走中深化对家乡地理的认知。生物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湖畔植被和花朵,通过认识不同植物种类,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在地理移动课堂上,学生在游戏中辨析地形
生物移动课堂,探究植物气孔的奥秘
物理老师们设计的的“趣味实验”让抽象的物理定律变得生动可感,同学们在“人工喷雾”“无处不在的大力士”等互动游戏中体验科学魅力。
物理移动课堂,同学们在游戏中感受大气压的强大
化学实践则就地取材,同学们采集华阳湖水及土壤,利用化学试剂,测出水质和土样的PH值,并根据亲自检测出来的数据,在提供的5种植物中,选出3种适宜华阳湖种植的植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化学移动课堂中,同学们采集华阳湖水及土壤并检测其PH值
在美术写生活动中,同学们以“湖光山色入画来”为主题,用画笔记录眼前美景。华阳湖畔,湖水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这里,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在湖光山色的浸润中提升审美情趣,艺术创作灵感自然萌发。
在美术移动课堂中,同学们拿起画笔,用心描绘眼前的美景
这场跨学科的自然课堂,用18.3公里的湖岸线串联起20个知识站点。同学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不仅深化了各科知识理解,更培养了综合运用能力。当学生们的运动鞋沾上春泥,当观察笔记里夹进野花标本,教育成为了带着阳光温度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