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方位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与创新。
在东莞,这一要求正通过创新实践落地生根。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楼上的微农业园里,教师团队积极探索“劳育+德育”的融合教育新模式,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巧妙融入劳动教育之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五育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在这里,孩子们能够体验精彩纷呈的校外劳动教育课堂,在实践中感悟劳动的意义,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该农业园于2015年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公室携手建成,如今已成为占地1200平方米的综合性劳动教育基地,划分天台菜园、一米菜园、草药园等六大功能区块,种植水稻、玉米等数十种农作物及上百种中草药,成为城市青少年接触自然、体验劳动的独特窗口。
多年来,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时节和作物特性,在微农业园定期开展主题讲座、展览、亲子互动和种植体验、农耕文化宣传等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9万人次。孩子们化身“城市小农夫”,通过种植、养殖、采摘等劳动实践,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真谛,培养了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这个“空中农场”不仅是劳动实践平台,更是思政教育的活教材。“一碗饭的故事”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水稻种植、收割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春耕时节,学生们在“春耕物语”实践中学习节气知识,模仿古人耕作仪式,感受传统农耕文明智慧;草药种植区则通过《本草纲目》经典故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微农业园劳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校外劳动教育的新模式。2018年,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编撰出版了《城市小农夫-微农业园的故事》校外微农业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读本;2019年,《“一碗饭的故事”-城市小农夫体验记》入选《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成果汇编》;2020年,《“微耕快乐,关爱成长”主题党日活动》获评基层党组织优秀主题党日案例一等奖;2023年,《校外劳动教育课程活动化实践研究》获得第六届“百花杯”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师教学技能(论文)大赛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