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东莞市2024年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下称“市测”)结果反馈解读活动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童心剧场举行。
活动以“线上+线下”会议方式举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及项目组专家、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永浩,各镇街教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参测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等共约450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学校参测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市第二批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测骨干成员等共约1万多名教师在镇街分会场参加或线上参与活动。
反馈会议现场(主会场)
刘坚及其项目团队成员就市测测评框架与概况、主要结果、专题聚集等方面作了全面反馈解读,从“五育并举”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对当前我市小学教育发展质量全面诊断,通过一系列详实数据跨年度、分区域比较分析,精准画像勾勒出我市小学教育质量的“全景图”。市测结果显示,我市小学五育工作整体表现较好,小学生在品德行为、学业标准达成、劳动观念、审美素养等多方面表现良好,大部分指标优于全省均值或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但在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刘坚就劳动教育的相关主体认同情况作反馈解读
市测项目的推进实施是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战略的重要举措。会议要求,各镇街、学校要将市测项目作为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市测结果的二次解读和改进提质工作。要树牢全面育人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六个一”的政策要求,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强化市测结果应用工作的督查落实,充分发挥责任区督学的日常督查指导作用,把市测结果应用纳入经常性或专项性督导工作中,切实打通监测结果应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