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是对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025年09月29日 10:45 0人参与  0条评论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付出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但是在成为其他角色之前,父母要有这样的自我意识,即先成为独立的自己,再去与孩子建立健康、和谐又有界限的亲子关系。

如何在关爱孩子与保持自我间找到平衡,建立轻松和谐的亲子关系?一起来看→

在和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需要家长签名时,不少父母会写上“某某的爸爸”或“某某的妈妈”。比如在“父母课堂”里上课的家长完成规定作业上交后,几乎有超过一半的家长都是如此署名。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了有些中国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我角色定位,即过于投入到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中,而忘记了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自我的存在。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付出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但是在成为其他角色之前,父母要有这样的自我意识,即先成为独立的自己,再去与孩子建立健康、和谐又有界限的亲子关系。同时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让孩子看到父母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这种“精彩”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无关,而是指可以活得独立、乐观、自洽、有幸福感。

经常听到有父母抱怨:

“我每天都在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她还挑三拣四的,心累!”

“孩子进入毕业冲刺季后,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地。他考好了,我跟着笑;他要是没考好,我大气都不敢出。”

有不少父母在亲子关系中活成了很卑微的样子,或者抱怨孩子没有感恩心,不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

其实,父母可以尝试用更加平等的心态与孩子相处。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也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尽到自己的本分,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和照顾,但不要将自己的人生完全和孩子绑定在一起,或者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绑架对孩子的爱,这样既会在“亲子一体化”的关系中失去自我,又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何建立更加轻松、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

建议父母们先在如何爱自己、接纳自己这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

在成为父母以后,也要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和真实的感受,这不是自私,而是保持内心的独立意识和对自我的尊重。

学会接纳自己、关心自己,这样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自然也会有一个更加轻松、从容的状态,不至于将所有的焦点和关注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弄得孩子也活得紧张或焦虑。

在亲子关系中还有一个规律是,你自己没有的东西或者没有的力量也很难给到孩子。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情景是,父母觉得自己的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每天围着孩子转,却反而遭到孩子的各种嫌弃。

“我妈妈没有什么爱好,她最喜欢的事情是做家务。”

“我父母就是很无聊、很无趣的人,成天只盯着我的学习,我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听到孩子的吐槽,父母也许会觉得伤心,但从中也需要引起反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关注一下自我的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传递给孩子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努力成为孩子真心欣赏的人生的榜样。

父母在爱孩子之前,先学会爱自己,其实也是在储备足够的“爱的本金”。

当父母可以在细碎的生活日常里活得从容、充满喜乐,并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就是在为孩子书写幸福的样本,孩子自然会循着父母的脚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也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父母对子女真正有智慧的爱是要将他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有能力去独立面对未来的挑战,经营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主要职责就是陪伴、欣赏、支持,给予他爱与鼓励。

对未来的担心或对孩子的控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加大彼此的压力,让教育失去本应有的美好。

当有一天我们听到孩子这样评价自己的父母,也许恰恰代表了家庭教育的成功:

“妈妈,你一点儿也不唠叨,我喜欢你每天哼着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样子。”

“爸爸,你那么喜欢体育锻炼真好,下次记得带上我一起。”

每个生命都可以如其所是地绽放,父母也有权利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心,过好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李远方关键词:孩子;人生;父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