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东莞推出了“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作为重磅活动之一,7月29日,2025年东莞“重走东纵路”夏令营活动将正式启幕(下称“夏令营”)。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将是一次融合历史与现实的体验,更是一堂行走在莞邑大地上的思政大课,近300名队员将分成30支队伍,沿着东江纵队先辈的足迹,开展一场5天4晚、横跨7个镇街的寻访之旅。
队员们准备好了吗?夏令营活动有哪些创意设计,又有哪些精彩呈现?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为传承蓄力,见证属于莞邑学子的夏日荣光。
红色足迹串成线
行走中触摸历史温度
八十多年前,东江纵队的战士们在岭南热土上浴血奋战,用生命书写救国救民的赤诚;如今,莞邑少年接过精神火炬,将沿着先辈足迹,去读懂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次夏令营就像一位细心的“向导”,把散落在莞城、东城、厚街等多个镇街的红色印记,串成学子们的课堂成长线。当青春的脚步重返昔年故地,历史也将从教科书走向鲜活的现场。
今年5月东莞启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推动红色教育全域覆盖
5天4晚的行程,路线设计紧密围绕“重走东纵路”主题,队员们将从莞城起步,先后走过东城、厚街、清溪、黄江、大岭山等多个镇街。他们将探访榴花公园、瞻仰王作尧将军像,也将参观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在行走中寻访历史,深刻领悟东纵革命精神的内涵。
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队员们将走过当年战士们战斗过的地方,在战场旧址回望昔年烽火,感悟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步入东江纵队纪念馆,泛黄的战报、斑驳的枪械、磨损的军号,每一件文物都将向队员诉说“华南抗战主力”的传奇;而清溪路东干部训练班旧址里,墙壁上清晰可见的标语,依然传递着先辈们炽热的初心与信念。
东莞中小学生走进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
丰富的行程安排,打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刻板印象。在行走中,还将融入红色知识问答、模拟战斗任务、定向越野竞赛等项目,学员们将在竞争中强化团队协作,在互动中深化历史认知,在体验中感悟收获,最终凝聚成属于自己的成长记录。
青春与迷彩相遇
播种爱国强军的种子
“立正!稍息!” 当清脆的口令在营地响起,这群穿着迷彩服的青少年,将迎来最“硬核”的考验。军事元素一直是“重走东纵路”夏令营的热血标签,今年的安排更是把军营体验拉满。
八一建军节当天,队员们将走进军营,他们将在铿锵有力的队列表演中感受军人的铁血纪律,在枪械分解、战术演练等军事技能训练中体验“真枪实弹”的硬核训练。届时,还将邀请军官与队员们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军旅生涯故事,讲述部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
军事元素始终是“重走东纵路”夏令营的核心特色(资料图)
在往届夏令营活动中,不少队员通过近距离接触军营而受到感召,种下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种子,并在努力追梦中圆梦。比如,连续参加了三届夏令营活动的营员欧泽明,第一次走进海军军营时,被分列式演练的整齐方阵震撼得热泪盈眶,当年的“小军迷”努力追梦,最终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当青春与迷彩相遇,改变就在不经意间发生。对于队员来说,深入军营体验,也许他们会在学叠“豆腐块”被子时懂得严谨与自律,在观看队列表演中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又或是看到军官们胸前军功章时萌生出无限向往,爱国强军的种子就此萌芽。
从仰望英雄到渴望成为英雄,这场军旅对话也将让东纵革命精神的传承变得生动而具象。队员们将会有哪些收获?
知识+趣味+竞争
领悟团结协作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可以严肃,当然也可以鲜活。丰富的行程之外,夏令营还将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为一体,这些互动性强、体验度高的环节设计,也是对队员们团队协作能力的一大考验。
此次夏令营共吸引了23支高中队伍、7支中职队伍参与,每支队伍由9人组成,包含4男4女以及一名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师。队伍内部进行合理分工,队员们分别承担队长、安全员、记录员、宣传员等不同职责。在各项活动中,队员们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精心设计的团队架构,也将在分工协作中展现出强大的育人效能。
“重走东纵路”夏令营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为一体,队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的厚重(资料图)
比如,在定向越野活动中,队长负责统筹规划路线,安全员保障队员安全,记录员记录活动中的关键信息,宣传员则负责将团队的风采展示出来;在战时后勤补给竞赛(野炊)午餐中,队员们要相互配合,独立完成从食物采购到烹饪的全过程。
就像当年东纵战士在敌后根据地“分兵合作、协同作战”,这样的团队配置与分工,将极大提升队员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他们明白在集体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7月29日,这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即将启幕,新时代莞邑学子如何握紧历史的接力棒,书写他们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5天4晚,夏令营行程安排与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