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沙田镇正积极探索
创新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4月21日
沙田镇54名中学生
走进松山湖科学城
探访中国散裂中子源
通过“科普讲座+沉浸式探访”的研学模式
亲身触摸我国大科学装置前沿科技脉搏
在“国之重器”中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
解码中子奥秘,初识“科研重器”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学生们在报告厅聆听了《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主题科普讲座。科研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医疗实际应用、高铁轮轴检测等生动案例,揭开了"超级显微镜"如何用中子束流透视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原来是通过谱图反推原子内部磁矩,对比变化,联系眼睛成像的原理!”初二学生莫梓淇在笔记中写道。得知这台装置已服务全球多名科研人员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对话科研先锋,点燃创新火种
“为什么中子可以分辨出物质支撑结构?”“中子可以运用在很多领域当中,请问日常中有哪些是最常见到的呢?”“我们经常在科幻片中听到一些‘粒子加速’等名词,请问它们跟今天所说的内容原理是一样吗?”在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抛出问题。科研人员耐心细致解答学生们问题,活动中,科研人员还特别展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靶站及谱仪等,用科研成果激励学生探索热情。
沙田实验中学老师表示:“这节思政课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物理学家的科研过程,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其次,课程着重培养了科学思维,通过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实例,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子加速、分离、精准打靶等完整科研流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物理教育的课程功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
穿越科学隧道,触摸科技脉动
在科技展厅中,学生们通过科研人员的生动讲解,借助精密模型"透视"大型科研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科研人员阐释道:“从肉眼观察,到光学显微镜揭示微观世界,再到分辨率提升千倍的电子显微镜,直至今日的‘超级显微镜’——散裂中子源,人类认知世界的边界在不断突破。”
展厅内陈列的重大科技成果,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大科学装置对高端制造的支撑作用。沙田实验中学初二学生表示,“我感受到科学家们科研的辛苦和精密数据给国家的强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我现在对物理这门学科更加感兴趣了,我会努力学习,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参与到科研工作中。”
构建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思政教育体系
沙田镇以“党建+思政”为载体,精心打造“智美引航 行走思政”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围绕“行走的思政课”这一核心,构建了涵盖思政课堂、思政第一课、思政课大比武、书记校长开讲、赓续红色血脉、科创思政、五育融合、协同育人、社会实践等多个子品牌的铸魂育人体系。通过实现思政教育课内外、校内外、校馆与校企的联动融合,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丰富多元育人场景,铸魂育人、强基固本,着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统筹推进全镇中小学大思政育人工作,强化知行合一,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效果。
下来,沙田镇将持续以“智美引航 行走思政”为党建品牌抓手,深化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合作,继续搭建实践平台,通过校馆合作、校企联动等方式,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行走中体会思政的魅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